【讲座】段继红教授谈“上海学研究的张力及切入点”

发布者:张鑫敏发布时间:2013-03-29浏览次数:123

20133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临港校区图书馆716室举行“上海学”学科论坛讲座。“上海学”学科是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第六期)项目,此次论坛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度“上海学”学科建设的重头戏之一,由段继红教授主讲,主题为“上海学研究的张力及切入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王桂华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学科论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海外“中国学”研究渐成显学。与此同时,地方学的研究也渐成热点,以研究海派文化、上海事物、上海现象、上海问题为对象的“上海学”成为近年上海学术界最有生长点的热门课题之一。段教授首先介绍了“上海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指出由于近现代上海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地位,以及其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使得“上海学”研究有了广阔的空间和张力。接着,段教授阐释了海派文化的历史成因和“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具备商业意识”的鲜明特色,强调“上海学”研究应以“面向当代、服务上海”为宗旨,作用于上海问题的决策和城市未来的发展。 

段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专长,以海派文学作为上海学研究的切入点。她从上世纪30年代文学界的“京海之争”入手,指出海派文学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化立场打量上海,进而发问文学艺术在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该如何自处。她梳理了海派文学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不同流派的文学特征、代表人物及作品风格。她聚焦近代上海女性文化,通过细致的解读,为大家展示了以张爱玲、苏青、施济美等为代表的海派女作家的独特魅力,以关紫兰、潘玉良、唐蕴玉等为代表的海派女画家的卓越风姿和以浦熙修为代表的上海女报人的特有风采。 

段教授的讲座信息量大,视角新颖,娓娓道来,学院教师纷纷表示颇受启发,并就上海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海外“上海学”研究、创造社的文学贡献、从历史学的视角研究海派文化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据悉,学院将进一步整合研究队伍,拓宽研究视角,发挥教师各自的学术研究潜力,以推进“上海学”学科建设。(张文琴)